金秋时节的赣鄱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以下简称“江西中行”)以金融为笔、以服务为墨,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将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注入乡村沃土,为江西乡村振兴与县域产业升级书写出生动答卷。
守牢粮食安全线,为粮油企业注入“强心剂”
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在江西上高县某粮油有限公司的厂区内,机器轰鸣不绝,满载金黄稻谷的运输车有序驶入,这里作为集粮食收购、储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化大米生产企业,肩负着守护一方粮食安全的重任。该企业拥有两条年产1.8万吨湿谷烘干生产线、日产112吨精制米生产线,还具备7653吨稻谷的仓储能力,然而每到新粮集中收购期,资金短缺总会成为企业的“烦心事”。
了解到企业困境后,中国银行宜春市上高支行主动上门对接。今年年初,该行先为企业发放100万贷款;秋粮收购期来临前,又为企业转贷30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这笔及时到账的资金,不仅解决了企业收购旺季的资金周转难题,确保优质稻谷稳定供应,还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为其稳健经营筑牢了金融“防护墙”,让企业得以安心将金黄稻谷蜕变为精良大米,守护好群众的“米袋子”。
激活多元供给力,让特色产业结出“致富果”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关键。在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万龙山乡,曾经贫瘠的山区乡镇如今已是绿意盎然——6000余亩山野荒地变身成片茶园。这一转变的背后,离不开江西中行的精准金融支持。
为推进万龙山乡茶树生态农业项目建设,中国银行萍乡市分行主动与企业对接,为项目建设发放6000万元专项贷款,助力项目顺利落地。如今,该公司的茶叶产品已成为知名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茶园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更让茶农的生活品质节节攀升,为茶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之路。
美好“丰”景点缀赣鄱大地。在井冈山,早秋的黄桃基地同样热闹。海拔千米处,饱满的黄桃压弯枝头,种植户石先生却曾因雇工费发愁——黄桃最佳采收期仅15天,急需资金雇人抢收。中国银行吉安市井冈山支行工作人员得知后,针对涉农主体“时令性”资金需求,启动普惠贷款“绿色通道”,简化审核流程,用2个工作日就为其发放10万元贷款。“钱一到账就预付了工钱,避免了近2万元损失,还能多卖一批优质果!”石先生的喜悦溢于言表。今年以来,中国银行吉安市分行已为当地近30户特色产业种植户投放普惠贷款超千万元,精准解决采收、保鲜、运输等环节的“燃眉之急”。
破解经营难题,为合作社送来“及时雨”
农业经营主体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江西中行始终关注其发展路径。在九江,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王某看着眼前栀子花等中药材繁忙的丰收景象,心中满是感激。此前,合作社因遭遇难题导致信用评估下滑,申请贷款屡屡碰壁,发展陷入停滞。
中国银行九江市分行了解情况后,主动将合作社列为重点关注对象,组建专业团队实地调研,创新采用“采购合同+资产证明+土地经营权”三重增信方式,为其量身定制信贷方案,最终成功发放50万元贷款。
“这笔‘及时雨’让合作社迎来转机,才有了今天的好收成!”王某的话,道出了众多农业经营主体的心声。
据统计,截至2025年8月末,江西中行涉农贷款余额已达738.15亿元,较年初新增70.81亿元,增速10.61%。未来,江西中行将继续深入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从完善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场景、优化涉农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流向田间地头,为江西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供稿单位: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