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信息 > 会员动态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西省分行:银企双向奔赴下的三个温暖故事

发布时间:2025-07-09 人气:38 信息来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西省分行 【字体:

“世界铜都”“眼镜之乡”……提起江西鹰潭,这些特色产业是绕不开的话题。近日在相关企业采访发现,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让企业当科技创新主角背景下,江西开展强化金融支持行动,在赣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启一次次“双向奔赴”,持续锻造发展“硬”实力。

 

“眼”前一亮有方向

鹰潭余江眼镜产业拥有百年历史传承,可追溯至清朝嘉庆年间赵赫磊先生在中童镇创立的中国首个眼镜行会。2024年,余江眼镜产业园区已集聚企业300余家,培育自主品牌90余个,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众多企业中,有一家老花镜行业的“隐形冠军”——鹰潭W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工人操作着激光焊接设备,各个点位快速焊接,仅需30秒一副眼镜便能下线。企业高峰期每天有近万副老花镜销往各地。

“公司2015年从厦门搬到这里,主要就是看中鹰潭有遍布全国及海外的庞大销售队伍。”该公司总经理叶某表示,企业在成长关键期,加大研发投入并进行产业升级,离不开邮储银行的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及时跟得上市场变化。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余江区支行客户经理介绍,自2018年起,他们就与这家潜力十足的科技企业结缘,七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始终秉持"伴企业成长"的服务理念,依托特色产品体系,结合企业研发周期与资金需求特点,灵活运用纯信用授信模式,通过1300万元的信贷支持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目前,叶某的直观感受就是“向上”。企业不仅建立了鹰潭市老视镜工程技术中心,更主导制定了老视成镜国家标准,其研发的"基于激光焊接的粉末注射眼镜"荣获江西省重点新产品称号,研发投入常年保持在营收的5%以上,还努力在钛金属眼镜框架领域抢占市场。

用金融之力为企业“贷”来清晰可见的未来,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西省分行助力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的缩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西省分行加强政银企协同服务,与江西省发改委、各类商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总行的统一部署下,与江西省工商联携手开展“民营企业走进邮储银行”活动,助力民营企业“五力赋能”,计划未来五年(2025-2029年)向江西民营企业投放贷款超6000亿元。

“全球每三副眼镜,一副有余江基因”的产业传奇还在继续。日前,在江西余江眼镜推介会上,从这里走出的AR领域领军者——杭州L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祝某参会,他在发言中呼吁家乡抓住智能眼镜风口,利用余江6万从业者网络,共同迈向全球产业高地。

 

一路“铜”行添动能

在位于鹰潭高新区的江西X科技有限公司铜箔生产车间,一台台智能化的机器高速运转,制箔等作业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该公司负责人陈某带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鹰潭市分行客户经理参观企业智能化改造和绿色工程,分享接下来发展计划,并商讨深化合作方向。

这份默契,来源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企业多年的深度绑定。“我们主要从事高端锂电铜箔和挠性覆铜板铜箔的研发生产,这个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随着业务逐年递增,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增加,就会有资金需求。”陈某说,从创业初期到规模扩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就与我们并肩作战,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金融助力。


 

在国家“双碳”战略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西省分行分行聚焦服务地方主导和特色产业,深耕铜产业,针对铜产业关键技术研发、数字化转型及绿色升级需求,推出多元化金融服务方案,助力科创型铜企业向产业链高端跃升。

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就有几千万元,4位全职博士带领30多人的研发团队持续技术攻关。“已开发的3.5μm极薄锂电铜箔、高抗高延技术在业内属于前列。”该企业铜箔研究院副院长指着他们的铜箔产品说,这些研究成果让企业具有高端定制能力,正转化为实际市场效益。

面对企业产能扩张与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带来的更高资金需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鹰潭市分行基于对企业发展潜力的深度研判,以科创信用贷模式将授信额度提升至1250万元。客户经理表示,组建专项服务团队,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根据企业不同阶段需求定制‘一企一策’方案,从基础贷款到票据管理、对公账户结算等,提供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持续助推企业绿色转型与技术迭代。

据了解,在持续科研投入和金融加持下,该企业目前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资质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年产2万吨锂电铜箔,下游客户包括国内多家知名新能源厂家,预计今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这场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正持续为产业链升级注入新动能。

 

小鱼苗“游”出大产业

陈某是鹰潭市余江区T村最早接触水产养殖的人,他从2008年开始养殖食用泥鳅。“当时一条普通黑泥鳅只能卖几毛钱,而更美观的红泥鳅和观赏鱼能卖上十几元一条。”陈某说,巨大的差价让他看到商机,开始转向观赏鱼市场,并通过网络进行销售。

繁育技术要求更高、购买设备出现资金缺口……这一转型对当时的陈某来说是机遇,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好在有当地农业部门牵线搭桥,他和江西省水科所、珠江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展开技术合作,并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鹰潭市余江区支行的金融支持下顺利进行设备、厂房更新和饲料研发。

“那是2015年,当时我们想大展拳脚却苦于没有资金,找到邮储银行后,工作人员为我提供了150万元贷款,两天就放款了,瞬间有了底气。”陈某说。

有了这笔钱,该企业得以繁育出红泥鳅新品种,并引进高密度养殖法,提高鱼苗成活率,还巧妙改造食品打包生产线用于鱼苗包装,打包效率提升一倍。陈某认为,“犹如鱼离不开水,没有邮储银行的支持,也不会有企业的今天,早在几年前销售额就有几千万元。”

见陈某赚了钱,T村和周围村子一些有经营头脑的村民也跟着做起了水产养殖。“我们也注意到余江水产养殖行业融资需求的增加,结合该行业资金需求的特点,我们优化产品和服务,为产业上下游各环节的客户提供更高的额度。同时把T村纳入了我们的信用村体系,推出信用贷款产品,有效解决了部分村民无抵押物导致的贷款难问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鹰潭市余江区支行营业部负责人说。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西省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介绍,近年来,该行聚焦“小而美、美而优”的乡村特色产业,积极开展特色产业行动,按照“一产业一方案”思路,因地制宜为全省70多个乡村特色产业服务方案,匹配额度、利率、还款方式等贷款要素,并组建专属服务团队,精准助力包括余江观赏鱼产业在内的多个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目前,余江区已有六七十家观赏鱼养殖场成规模化发展,整个产业产值过亿元。如今,陈某又多了一个身份——余江区观赏鱼协会会长,在当地农粮局指导下,传授养殖技术、分享行业信息。陈某认为,“一家独大对整个产业来说也很难长远,我们更希望百家争鸣,在金融力量的加持下,一起把余江观赏鱼品牌做起来、走出去。”

(供稿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西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