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每当贫困新生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家长和学生都是喜忧参半,担心学费怎么办?也因此阻挡了许多寒门学子实现“大学梦”。
国家开发银行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把在“两基一支”领域取得的成功经验延伸到“三农”、中小企业、教育、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事关民生的基层金融领域,以金融社会化的方法凝聚各方力量,以批发的方式解决千家万户的融资难题。
从2008年开始,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在高安市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试点工作,成功发放21名学生的助学贷款,总计11.6万元。2009年,分行承办了江西五个地市的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共发放金额6506.705万元,惠及学生10990名。2010年,分行继续大力推广助学贷款业务,全年发放学生人数达23848人,贷款金额为1.42亿元。现在,开行江西分行已逐步摸索出一条独特的助学贷款模式,成为全国助学贷款主力银行,显现出了“考得上就读得起”的示范效应。
一、贫困阻碍不了求学之路
近年来高等教育高昂的学费已成为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有的甚至因教返贫。当许多家庭为孩子上大学的费用担忧时,2008年,开行江西分行决定在高安市展开新的助学贷款政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分行本着“能贷尽贷”的原则和“信用贷款、风险可控”的原则,设计了专门的贷款方案和业务系统,实现了助学贷款业务办理的标准化和电子化建设。
在业务开展之初,分行联合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立志愿者帮扶工作模式,省资助中心按照属地原则从高校选拔大学生志愿者支援县级资助中心,充实县资助中心工作人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开发银行总行及分行均设立了多部热线电话并开通了网络咨询通道,及时有效地为各县资助中心提供业务政策、操作流程、以及系统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解答和技术支持,确保了助学贷款业务的顺利运行。
有了试点工作的经验,“考得上就读得起”的示范效应在全省逐渐显现。今年,在我行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人数累计23848人,生源地助学贷款已经展开燎原之势,圆了社会各界“让每一个孩子考得上就读得起大学”的夙愿。
二、“贷”出象牙塔的蓝天
生源地助学贷款得以顺利开展,正是解决了关键的信用问题。
开发银行针对学生在入学前、入学后和就业后三个阶段的信用和信息变化特征,建立三段信用联结的运作模式,通过联责、联信、约束激励等机制建设,如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借款人机制,资助中心、高校、就业单位的信息共享机制,与资助中心的约束激励机制,将学生家长、高校和就业单位等信用相关者联结成一道风险防范链,努力创造风险和收益相匹配、可持续发展的助学贷款模式。
由于强化了学生家长的责任,加上学生家乡的教育行政部门在中间协调,经办银行能够准确掌握学生信息,进而放心贷款。在生源地助学贷款体系中,各有关机构都能从教育部门网站上获取学生信息,山区学生的贷款手续将因此便利许多。此外,由于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学生家乡办理业务,当地金融机构审核学生信息比较方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弄虚作假、占用指标的现象。
目前,分行已与江西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及所承办的五个地市的所有县级学生资助中心签订了助学贷款合作协议,保障了助学贷款业务的有效开展。为了大大降低各县资助中心经办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申请的效率,国开行今年新推出“学生在线系统”,学生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助学贷款申请。分行今年还首次实现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系统与高招办系统的数据对接,进一步提高了录入数据的准确性。
三、履行社会责任开行义不容辞
在人们的印象中,国家开发银行是一家大银行,发放的贷款也经常跟公路、电力、铁路等重大项目有关,贷款金额动辄几亿、几十亿。因此很多人疑问:生源地助学贷款这样的“小项目”,开行怎么能“看得上眼”?
其实,开行江西省分行在关注大项目的同时,一直关注着事关全省民生的社会事业发展领域的“小项目”。近年来已累计贷款近290亿元,投向全省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领域的“小项目”,既有中小企业、下岗再就业工程,也有经济适用房,基层医院,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巨大的反差,悄然的变化,体现了开行做大项目增强国力,做小项目改善民生的办行宗旨,映衬出开行主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轨迹。的确,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是个“小项目”,对全社会的发展而言却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对于贫困家庭而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还让这些贫困家庭现金支出有了“外援”,大大缓减了其“财政”紧张状况。
地方经济也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受益者之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推进,无疑让县域经济多了一条成本较低的融资渠道,相当于增加了当地经济运行中的资金供应量,间接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如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已经成为江西省助学政策重要组成部分。开行江西分行将继续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去推动这项工作,不断强化信用建设、市场建设和机制建设,打通助学贷款的融资瓶颈,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高等教育,以具体行动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